首頁 >人物 >

河南小麥怎么了?“爛場雨” 怎么應付?|環(huán)球視點

5月25日以來出現的大范圍持續(xù)陰雨天氣,嚴重影響河南小麥正常成熟收獲。這種小麥成熟收獲期間的連陰雨,農民也稱之為“爛場雨”。這次降雨過程與河南南部地區(qū)的小麥成熟期高度重合,那么已經收獲的小麥怎么辦?還沒收割的小麥怎么收?


【資料圖】

唐道麗是河南社旗縣郝寨鎮(zhèn)石橋村的種糧大戶,雖然自家地里的晚熟小麥還沒收,但她家農場的六臺烘干機卻正在24小時超負荷運轉著。

社旗縣郝寨鎮(zhèn)石橋村種糧大戶 唐道麗:像這種小麥的話,它雨前都是已經達到收割的標準了,但是經過這兩三天的雨,蒙蒙雨下來之后,等于說成熟的小麥它又吸收了水分,小麥都變得水分太高了。外邊麥糠必須干了之后才能收割,要不然的話,我們機器收的時候,麥糠跟小麥的麥?;煸谝黄?,吹不出去,那這樣子的話,一是機器卡死,二是我們小麥,損失率會比較大一點。

唐道麗告訴我們,往年濕小麥比較少,她家的烘干機開兩三組就可以滿足需求,但是今年,這六組全部都開,依然滿足不了附近種植戶的需求。在社旗縣采訪的時候,我們看到,為了保證收獲的小麥不發(fā)生霉變,全縣已經發(fā)動全縣30多組烘干機日夜作業(yè),前幾年閑置的烘干機也在檢修備用,等待天晴小麥收割后能派上用場。此外,當地還組織人員把村里的閑置教室,扶貧車間、文化廣場等場所進行整理,方便種植戶晾曬小麥。

總臺央視記者 劉成:在河南省社旗縣郝寨鎮(zhèn),持續(xù)的陰雨天氣讓地里的小麥水分含量增大,收割后必須馬上晾曬,現在,村民們正在清掃文化廣場作為晾曬小麥的臨時場所,這個廣場有1000多平,可晾曬50畝地的小麥,在全鎮(zhèn)有20多個類似的文化廣場可以利用。

烘干機和烘干場地落實好了,當地農機部門從外地緊急協調來的100多臺履帶式收割機,目前也已陸續(xù)到位。

30號下午,天氣放晴,農機開始陸續(xù)大規(guī)模進場作業(yè)。

總臺央視記者 劉成:這里是河南省社旗縣八里苗村,在經歷了幾天的陰雨天氣后,當地農民正利用晴好天氣組織收割機進行收割。與此同時,路邊已經備足了轉運車輛,小麥收上來后,將第一時間被運到2公里外的專業(yè)合作社進行集中烘干。

目前,河南正在全面摸排烘干設備數量,確保應上盡上。同時,加強農機調度,在用好現有17萬臺輪式收割機和3萬多臺履帶式收割機的同時,協調周邊省份,確保簽約履帶式收割機到田到位,加快雨后小麥搶收進度。截至目前,河南省已累計收獲小麥499萬畝,占全省8500萬畝小麥面積的5.8%,預計6月15日前后麥收將基本結束。

(總臺央視記者 梁麗娟 劉成 范湘穎 河南臺 周長琴 王喬寬)

關鍵詞:

責任編輯:Rex_01